潮场景|玉鸟集后又一商业街区开业,几何书店首入杭
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印梦怡
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终于开街了,杭州又多了一条“city walk”新路线。
从2015年,祥符老街启动城市更新至今,不少老杭州人已经等了8年。这条街区现在有个洋气的新名字——吉祥里,由莫干山路、大吉路、三墩路、祥符路四条路围合而成,横跨五里塘河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如今漫步其间,白墙黛瓦,石桥流水、悬灯结彩,商业目不暇接,人群熙熙攘攘,烟火气满满,好不热闹。日前,钱报记者去逛了一圈,晚上9点左右的老街上,人群依然密密匝匝。
改造前的祥符老街 照片来自老居民孔顺祥
现在的吉祥里
“老”祥符换新颜
杭州城市更新又一范例
老祥符的故事源远流长,史料记载能追溯到南宋时期,曾是杭州北门重镇,也是杭州茶道、花道和粮道的水陆交通枢纽。
祥符桥则是一座现存罕见的明代五孔石梁桥,横跨五里塘河,连接着祥符直街和祥符北街,有着近500年历史,无声述说着祥符数百年的厚重文脉。
祥符桥老照片,祥符老居民供图
如何更新改造是一个重要课题。
据记者了解,这一街区改造项目启动于2015年,但在刚开始的前两年,主要的工作是研究如何更新,展开了多轮全国调研、社区座谈和街区方案构思沟通会等等。
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化街区,政府对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的改造原则是尊重历史原貌,不大拆大建。
现在的祥符桥 图源绿城吉祥里
直到2018年,《拱墅区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城市设计暨控规调整》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。2019年,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&浙江坤兴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祥符“城市更新”项目。2021年7月,随着五里塘河河道整治项目完工,祥符街区整体项目才进入主体施工阶段。
现在的祥符桥 图源绿城吉祥里
更新方案中,街区内祥符直街48号和38号建筑,和北岸的祥符茧行旧址、祥符桥粮仓4处建于清末民初的历史建筑,被还原保留了下来。
其中,祥符直街48号和38号建筑,均建于清代末期。建筑近水侧带有外廊,亦称烟雨廊,是典型的水乡民居建筑,也是杭州现存近现代民居建筑的经典实例。
祥符直街38号资料照片,祥符老居民供图
祥符直街48号资料照片 祥符老居民供图
现在的38号、48号建筑
茧行位于祥符街道祥符北街41号,建于清末民初的砖木工业建筑,由3幢建筑组成,包括两幢仓储厂房建筑和一幢平房。据考证该建筑原为酒行,抗日战争胜利后此建筑改用于茧行。
更新前的茧行 祥符老居民供图
现在的茧行 图源绿城吉祥里
祥符桥粮仓位于五里塘河北面,始建于五十年代,砖混结构建筑,由一高一低两个建筑主体构成。自南宋起, 苏、湖、常、秀、润诸州纲运及米舟,都经过祥符镇抵达杭州,贸易在此集结,粮仓作为中转和储藏之地,作用尤为重要。可以说是祥符老街的精神地标所在。
粮仓资料照片
改造后的粮仓
这四处历史建筑在改造后,也相继有了洋气的业态。38号建筑如今是深耕传统手工艺的转化平台,48号建筑则入驻了一时茶馆。粮仓更特别,焕新成为一个城市空间,集脱口秀、文艺演出、相声、电影沙龙等多元形式为一体。
作为2023省“千项万亿”工程首批重点项目,祥符桥传统风貌街区总耗资达20亿,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,先后获得了国际建筑奖、城市更新金坐标奖等一系列奖项。
祥符新场景,太好逛
几何书店首入杭州
杭州历史学会副会长仲向平对记者感慨:“南宋的宦塘河(五里塘河)、几百年的祥符桥、百年的历史建筑……在有机更新后,以商业街的形式回到老百姓生活中,能够在观瞻历史的同时,还能享受现代的时尚生活,这就是城市更新的意义所在。”
记者日前逛了一圈,新开街的吉祥里业态堪称琳琅满目,不止有丰富的吃喝选择、还有各种各种可玩可拍的文化新地标。
比如,有全国最大的独立书店“几何书店”,在这里开出了杭州首店;GOA大象设计创始人之一张晓晓运营的“Underground地中美术馆”设计师集合店;还有街头滑板“逆山极限”,店旁边干脆就是一个超大的滑板区,小孩们玩得乐不思蜀。
餐饮方面,也堪称网红店集结,有老头儿油爆虾、游埠小馆、花食酒肆、梨泰院、觅香火锅、火努撸撸……
记者一圈逛下来的感受是,十分羡慕周边居民,这一等8年,很值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